可以假想這樣的情景:你到一家商店退一件大了三號的毛衣,由于沒有帶收據(jù),板著面孔的售貨員拒絕為你退貨。你解釋說,這是你母親送給你的禮物,所以沒有收據(jù)。售貨員反問道,你媽媽給你買的衣服怎么可能大了三個號碼。你一時語塞。但還是一心想要退貨。售貨員接著問:是不是你把毛衣穿了把它撐成這樣子?你發(fā)誓說從來沒有穿過這件毛衣,還說你根本不喜歡粉藍色。售貨員反問道:你媽媽難道不知道你不喜歡粉藍色?
此刻,你被徹底激怒了。售貨員對你說,如果對拒絕退貨有異議,可以到二樓的行政辦公室申訴。你對此無計可施。此時,目睹了事件整個經(jīng)過的朋友調(diào)侃說,你到中央情報局去,罪名也許會更容易洗涮些。雖然你仍然很生氣,但還是被他的幽默逗笑了,怒氣也不由自主地沒了。
這并不意味著只有笑話才能改變你的情緒。一個好心情、一次短暫的休息、話題的轉(zhuǎn)移,亦或第三方介入都可以使憤怒消之于無形?! ?/p>
微笑的心態(tài)可以讓你有積極的表現(xiàn),而消極的顧慮只會帶來負面的結(jié)果。不信可以試一下,閉上雙眼,回想一件讓你郁悶的事情,此時你的身體可能就會感知到這個想法并對此作出反應(yīng)。于是,你的笑容褪去、低頭欠身,甚至可能拱背彎腰或者身體蜷縮起來?! ?/p>
沉默應(yīng)對挑釁
抗擊消極行為(比如做錯事,尤其是說錯話)的簡單但卻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閉上嘴巴。這個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下面馬克將為我們詳述他是如何運用肢體動作養(yǎng)成閉嘴的習(xí)慣?! ?/p>
如果有人挑逗我,我就會中招。別人朝我大吼大叫,我也會聲嘶力竭地朝他吼叫。但是,每次吼過之后,并沒有看到任何說服對方的效果。換句話說,我總是做不到“三思而后說”,管不住自己這張嘴?! ?/p>
每次和別人大吵之后,我立即就會后悔不已,恨不得在嘴上安裝按鈕或拉鏈,或者干脆用膠水把嘴粘起來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,當我與他人的談話氣氛稍顯緊張時,我就開始有意識地提前給自己的嘴加上閥門。
每當我的雷達測試到事態(tài)趨于緊張,我就把食指放在嘴唇上,讓上下嘴唇“休息”片刻。在他人看來,我就像是沉思者一樣。其實,我是不想讓自己說出那些愚蠢或煽風點火的話。這使我成功地閉上了嘴巴,我不但是在用大腦而且在用行動提醒自己閉上嘴巴,直到我準確的明白我要如何做出回答?! ?/p>
剛開始,我時常提醒自己這樣做,但現(xiàn)在這已經(jīng)成為我自發(fā)性的習(xí)慣性反應(yīng)。無論別人是向我挑釁,還是沖我吼叫,我都會把食指壓在嘴上,然后再做出回應(yīng)?,F(xiàn)在,我再也不會后悔自己說過的話了。
別讓消極思維控制你
當與他人,尤其是強勢人物打交道時,如果想要控制自己的心理反應(yīng),就先要知道阻止你調(diào)控自己心理狀態(tài)的因素是什么。作為一個理性的人,為什么只能被動地承受壓力帶來的痛苦,對別人的壓迫采取不恰當?shù)膽?yīng)對方式,而不能相應(yīng)地調(diào)整自己的行為,獲得最好的結(jié)果呢?為什么我們不能向電腦那樣從“死機狀態(tài)”迅速重啟呢?電腦之所以可以,是因為它們是機器,按部就班操作就行。不幸的是,我們是活生生的人?! ?/p>
我們頭腦中的一些限制人們行為的信念根深蒂固,以至于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。它們就像一堵圍墻,讓我們無法做出理性的調(diào)整。我們稱這些信念為消極信念。而克服他們的唯一途徑就是培養(yǎng)和強化積極信念?! ?/p>
那些害怕與強勢人物遭遇或者極力避免與強勢人物發(fā)生沖突的人,總是下意識地出現(xiàn)消極性自言自語的行為。我們的大腦中,總會有個人低聲說:“你不行,你什么都干不了”。這只不過是我們大腦自編自導(dǎo)的個人悲劇而已,也是我們寫給自己的偏執(zhí)信條。
無論它是什么,在我們最危險的時刻,它都會給我們最致命的一擊,使我們墮入萬劫不復(fù)之地。它既提醒我們、警告我們,又會狠狠地嘲弄我們。讓我們想想下面的場景:
今天你要從高臺上跳水。當你爬上梯子,走到跳臺的末端,向下看時,你腦中突然出現(xiàn)那些讓你膽怯的場景。于是,你沿著梯子爬了下去,一直握著梯子的扶手不敢松手。你低聲對自己說:“你行嗎?行嗎?你應(yīng)該不行的,你不行。我知道自己肯定不行!”
老板要招一名主管,你要申請嗎?你很稱職,并為此做好了準備。就在遞出申請的一霎那,你低聲告訴自己:“開什么玩笑,你是一個懦夫,一個失敗者。你肯定會落選。”
你一直在為專業(yè)資格考試努力學(xué)習(xí)。你知道自己的實力,也做過很多練習(xí)測試。就在你正準備進入考場時,一個細小聲音對你說:“這次肯定考不過,也許下次可以吧,也許是明年,也許永遠都通不過考試。”
維修部向你多收了維修費用。這本應(yīng)屬于維修服務(wù)范圍之內(nèi),但他們卻聲稱并不在維修范圍之內(nèi)。你必須主張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(quán)利。你拍了拍那位個頭高大、長的五大三粗的經(jīng)理的寬厚肩膀。他轉(zhuǎn)過身怒目相對,嘟囔著說:“什么事?”突然,電影畫面在你腦海中出現(xiàn),你大聲對自己說:“撤退、投降、舉白旗!祈求憐憫!”
在排隊結(jié)賬時,一個人突然插到了你的前面。你應(yīng)該有禮貌地請她排在你的后面。但是,一個低沉的聲音快速地提醒你:“忍了吧,這才是你擅長的。”
你打算離開母親溫暖的懷抱,獨自闖蕩世界。你要找份工作、租個房子、開始自己的生活。當你打開門準備離開時,你提醒自己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:“開什么玩笑?沒有媽媽照顧,你會無法生活的?;仡^吧,回你的房間去,回去睡覺。在媽媽這里過得很舒適。”
你本想約她一起出去玩。因為她看起來很喜歡你的??墒窃谀阆蛩l(fā)出邀請之前,一個低沉的聲音對你說:“你會被羞辱的,你會再次丟人的。”
當然,有時消極信念對人也是有幫助的。它會讓你知道,撐一把傘跳樓是無法使自己輕輕飄落到地面的。也會阻止你把自己幻想成瑪麗•波平斯(20世紀60年代美國電影《歡樂滿人間》中的仙女保姆)或埃維爾•克尼維爾(美國著名的特技車手,一生做出超過300次飛車表演,號稱“不死天王”)?! ?/p>
我們大部分的消極思維可能都并不那么極端,但正如名稱所示,它們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。我們可能會告訴自己:“我數(shù)學(xué)學(xué)得不好。對如何記賬一竅不通。”結(jié)果就是,你的賬戶嚴重透支,一大堆催款單讓你入不敷出,信用也嚴重受損。
只要稍加留意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我們自身存在的消極思維正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。我們或許曾對自己說過:“我經(jīng)常拼錯單詞,假如別人會以為我很白癡。”消極思維常常在你沒有安全感時趁虛而入。當你的內(nèi)心產(chǎn)生懷疑、充滿悲觀或自我質(zhì)疑之時,消極思維便自然而然在你身上作祟了。此時,你會聽到內(nèi)心有個聲音悄悄地說:
我不善于處理沖突;
我討厭沖突;
我沒有自己應(yīng)有的果斷;
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;
我不屬于這里;
我脾氣很壞;
我太容易屈服;
我就該有如此下場;
我不像其他人那樣聰明;
我往往把事情弄得一團糟;
我不是這個崗位的合適人選;
我知道我很糟糕,但我也就這樣了?! ?/p>
承認吧!當處于沖突的壓力下,你腦中或許閃現(xiàn)不止一句這樣的話。有時,你甚至?xí)X得其他人,比如惡棍正在竊聽你的這些竊竊私語,并以此相要挾。但每個消極性信念都可以通過一個更加有力、更加強大的信念克服——積極性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