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鑒定編號 蘇鑒果201304
(二)來源與類型 由南京農(nóng)業(yè)大學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01年以‘愛甘水’ב豐水’雜交,經(jīng)株選、高接觀察、區(qū)試及生產(chǎn)試驗,于2012年育成。屬早熟砂梨品種。
(三)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內(nèi)栽培。
(四)產(chǎn)量水平及特征特性
定植后三年部分植株開始結果,第四年進入初果,株產(chǎn)達到17kg左右,畝產(chǎn)達到850kg;第五年平均株產(chǎn)達到30kg左右,畝產(chǎn)達到1500kg。果實7月中旬成熟,生育期105~110天。果實近圓形或扁圓形,果個較大,單果重200~330g,平均單果重220g左右,果皮褐色,果面無果銹,果點中大、較密;果肉白色,肉質細膩,石細胞少,果心小,汁液多,味甜,品質優(yōu);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.5%~13.5%,可滴定酸0.12%;果實硬度6.5kg/cm2。
(五)栽培技術要點
1、合理密植。在平地土壤肥沃、灌溉條件好的地區(qū),株行距一般為4m×5m;在土壤條件一般的丘陵崗地,株行距3m×4~4.5m;如采取“Y”型整形時,株行距一般為2~2.5m×4~5m。
2、配置授粉樹??蛇x擇早冠、西子綠、中梨1號等品種。
3、整形修剪。幼樹期各主枝和側枝應少短截,對輔養(yǎng)枝等宜采用拉枝、壓枝和刻傷等措施,促使早結果,早豐產(chǎn);
4、疏花疏果。每畝產(chǎn)量最好控制在2500~3000kg以內(nèi);果實套袋后果面呈近似金黃色,外觀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