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種名稱:武春5號
選育單位:甘肅省武威市農(nóng)業(yè)科學(xué)研究所
審定編號:甘審麥2005006
品種來源:1993年以中7906/ROBLIN為母本,21-2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。原代號:XC-6。
特征特性:普通春小麥,芽鞘銀灰色,幼苗直立,綠色,葉耳葉舌白色,葉片小綠色,葉相斜上舉。生育期119天,中早熟,落黃好。株型較緊湊,株高85.1cm,生長較整齊。穗形紡錘,長芒白色,護(hù)穎橢圓型,白殼無茸毛,穎嘴鳥嘴形,穎肩園形。穗下節(jié)間平均36.3cm。單株分蘗1.9個,分蘗成穗率57.3%左右。穗長8.5 cm,白穗長芒,小穗熟14.5個,穗粒數(shù)44.6粒。籽粒橢圓形,紅色飽滿,腹溝淺。千粒重49.4g,容重787g/L。含粗蛋白質(zhì)14.32%,賴氨酸0.46%。熟相好,抗葉枯病,中抗條銹病和白粉病。在2003年省西片水地區(qū)試中平均畝產(chǎn)533.76公斤,較對照高原602增產(chǎn)9.78%,居首位;在2004年省區(qū)試中平均畝產(chǎn)583.36公斤,較對照增產(chǎn)8.21%,居參試品種第2位。
栽培要點:甘肅河西走廊及同類區(qū)約在3月中上旬至4月初條播、機播最好。冷涼山水區(qū)(海拔大于1600米區(qū))畝播量50萬粒,保苗34.5萬株;平川井泉區(qū)(海拔小于1600米區(qū))畝播種量45萬粒,保苗33.75萬株。畝施純氮9?12公斤(1/3做頭水追肥,其余均作基肥),純磷6?8公斤。全生育期灌水3?4次。
適宜范圍:適宜在河西走廊區(qū)酒泉、張掖、武威、民勤、白銀等地區(qū)的大田和帶田種植。